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

新聞選輯:這種病,部分中老年女性經常有卻不自知!

資料來源:http://www.readhouse.net/articles/305891250/

這種病,部分中老年女性經常有卻不自知!
女性健康
2017-04-15


它是一種中老年女性常見病,

雖不像心腦血管、癌症等疾病

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

但危害也很大!

它會嚴重影響婦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

對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不便和精神負擔。

它是誰?

它就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FD)。





▲女性盆底簡要示意圖

隨著人口進入老齡化,PFD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已成為全球範圍內普遍受到重視的社會衛生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報道的我國PFD各地發病率不一,廣西地區的PFD患病率為22.6%,農村婦女PFD的患病率為51%,北京、廣東等地的女性尿失禁患者的發病率為18.1%~57.5%。

國外文獻報道,23%的美國女性受PFD影響,其中50歲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佔50%以上,這些女性中只有大約10%~20%是有症狀的,並且有10%的女性在70歲時需要進行手術修復,每年治療成本達120億美元。但手術復發率高,近30%的女性不得不接受再次手術。


發達國家調查報道,尿失禁發病率比抑鬱症、糖尿病、高血壓的發病率還要高,其醫療費用也明顯高於骨質疏鬆、乳腺癌、冠心病等難治性疾病。


很多壓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因為害怕在大笑或打噴嚏時不能及時找到廁所而不願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很多盆腔器官脫垂(POP)患者不敢與異性交往,影響了人際關係和夫妻關係,久而久之可能會產生羞愧、自責、自卑、孤僻甚至抑鬱、厭世等消極情緒,因此 PFD 有“社交癌”之稱。


妊娠和陰道分娩過程中會發生一些盆底支援結構的隱匿性損傷,雖然部分損傷有其自然癒合過程,但如果盆底肌肉損傷過重,分娩後盆底肌肉無法自我恢復,就可能發生PFD。

妊娠期由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子宮的體積和重量不斷增加,子宮幾乎垂直存在於盆腔內,壓迫盆底支援結構,牽拉盆底肌肉和神經從而損傷盆底;胎兒的體位對於盆底結構的壓迫和牽拉也可損害該結構的功能。研究報道,妊娠期壓力性尿失禁(SUI)的發生率為47%~74%,發生率隨孕周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妊娠是導致產後PFD的危險因素之一。


陰道分娩是PFD發生的一個獨立影響因素,有研究發現,陰道分娩可以引起骨盆底神經肌肉極度牽拉、恥骨宮頸筋膜撕裂損傷,直接或間接破壞盆底筋膜支援結構及陰道壁,是產後盆腔器官脫垂(POP)的發病基礎。對不同分娩方式的調查研究發現,剖宮產產婦尿失禁發生率為8%,經陰道分娩產婦尿失禁發生率為20%。產程延長、會陰側切、產鉗助產及催產素的使用都有可能導致PFD。

要知道,隨著二胎政策放開,生育高峰的來臨,有可能受到困擾的女性朋友預計也會越來越多。

相關研究資料表明,正常婦女PFD的發病率為11%。國外文獻也報道,只有少部分PFD患者(10%~20%)是有症狀的,且集中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女性,所以早期發現這些尚未引起症狀的盆底支援結構的隱匿性損傷,及時防止早期盆底輕微病變進展,從而在預防的角度上消除PFD對廣大女性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是極為重要的。

當這些損傷未引起明顯臨床症狀時,臨床檢查難以發現,而MRI可以在早期(無症狀期)檢測出這些隱匿性損傷。

以往PFD影像學檢查技術,包括X-線排糞造影、X-線多腔聯合造影、CT排糞造影、腔內超聲和腔內磁共振技術,但這些技術都存在一些不足:X-線檢查技術軟組織解析度差,不能全面評估盆腔,且涉及電離輻射,不宜多次檢查;腔內超聲、腔內磁共振可用於觀察肛管肌肉,但受視野限制,亦不能全面評估整個盆腔,且為侵入式檢查,受檢者耐受性欠佳。

而動態MRI排糞造影技術軟組織解析度高(實現對盆底肌肉損傷情況的觀察),一次檢查可全面評估整個盆腔(同時顯示膀胱、子宮和直腸等盆腔臟器),動態成像技術可實現對活體盆腔器官運動和盆腔肌肉形態學變化的觀察,發現靜態時不容易出現的盆腔器官脫垂(POP)等疾病,且對人體無電離輻射,非侵入式檢查,不會造成受檢者的不適。
ADVERTISEMENT

策劃:廣東釋出、中山六院

編輯:張齡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